上海老人要将遗产留给我,能不能收?医护人员的疑惑,BMJ给出了答案……
导读
“如果我醒不过来了,要把所有财产留给你们乳腺21楼病区卢护士长。”
01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朱思吉发的一则朋友圈故事,感动了许多人。
他说,一位老人在开刀前,反复跟医生说——
“如果我醒不过来了,要把所有财产留给你们乳腺21楼病区卢护士长。”
朱医生朋友圈截图
朋友圈内容如下:
今天完成了一台乳腺癌手术,想纪录一下,因为患者在术前反复说,“如果我醒不过来了,要把所有财产留给你们乳腺21楼病区卢护士长。”
病人是位孤老,没有婚育,性格很是古怪,家中没有电话,也不用手机,连住院登记留的都是楼下居委会的电话。门诊那天,是卢护士长亲自陪着来我诊室的,原以为是认识的亲友,后来才了解到她们非亲非故,老人一个月前确诊了乳腺癌,却不知如何就医,就一路打听到了我们病房,一来二去认识了病房护士长,护士长看她是孤老,于是亲自陪着她来看门诊,有了后面的故事。磕磕碰碰中善意被磨砺,总算到了手术的日子,直到上麻醉,患者说:“你们都是好人,小卢最好”。
好在,今天和手术室麻醉科一道,让卢护士长没了被赠予的“机会”。
在后续报道中可以了解到,当时这位老人希望卢护士长当她的外甥女,把户口也放到她名下。万一手术失败了,就请卢护士长给她料理后事,财产也留给卢护士长。作为医务人员,卢护士长当然知道这是因为老人一个人住院开刀,情绪过于紧张导致的,因此她一直安抚并告诉老人“这只是一个常规手术”,还向其介绍医院的麻醉科、手术室与乳腺外科都是非常优秀的团队,让老人别担心。
对于这样一个医患情深的故事,被其感动乃人之常情。
但感动之余,许多网友开始对极具戏剧性的“病人给医护人员留遗产”的情节产生了兴趣。
尽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很难降临,但如果真有这么一天,作为医护人员,能不能接受这份遗产呢?
02
此前,BMJ 杂志专门针对“医生是否可以接受病人留下的遗产”这个话题进行了探讨。
“医疗保护”的医学法律顾问Richenda Tisdale认为,你可以接受病人不请自来的礼物,但是不能影响你照顾病人的方式,而且你不能利用你的影响力向病人或他们的亲属施加压力或说服他们。
中国有句老话叫“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它是指当接受了别人的好处时,会萌生一种负债感,从而产生一种顺从或不好意思拒绝的心理。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心理呢?
那是因为别人“给你拿”,“给你吃”是带有目的性的。
因此,理性看待这件事的话,首先应该想到的是:病人送礼或留遗产的目的是什么?
这里不排除有些是为了纯粹感恩,但是有些在巨额的价值压力下,会使医患关系变得微妙,进而“左右”医生的行为。
2011年一名精神科医生因接受了一位老年病人超过100万英镑的遗产而惨遭医疗机构除名,因为他给这位病人开了过量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审查专家认为,正是因为这笔巨额遗产影响了这位精神科医生的专业判断。
因此,英国医学总会提醒到,如果你接受这些礼物,你应该考虑到对你和这个职业的信任可能受到的损害。他们建议医生最好谨慎向病人解释:虽然这个举动很慷慨,但没有必要,而且可能会带来麻烦。
再者,还应该考虑到到问题是:病人家属有没有异议?
就好比上文中那位上海老人如果真将遗产留给了卢护士长,可能也会引发一些家属的异议。因为在报道中,有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这位老人有个姐姐,已经90多岁了,但由于房产纠纷早就不来往了。
由此可见,老人之前已经存在房产纠纷的问题,倘若真将遗产留给没有血缘关系的护士,恐将引来纷争。
因此,医疗保护协会的法律顾问Pallavi Bradshaw认为,由于医患关系的特殊性,与病人保持适当的界限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财务关系方面。
2007年,“广东一位病人去世后房产转至医生名下”一事曾在当时引发广泛争议,因为医生当时购买房子的金额远低于市场价,且病人遗嘱里只交代医生是房子的新主人,却没交代卖房子的40.2万去了哪里,家属在病人遗物中也未找到。因此,为了这事,医生与病人家属打了好久的官司。
第三,注意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英国医学总会的标准政策官员Victoria Moore说:“医生每天都提供宝贵的服务,支持我们度过生命中最具挑战性的时刻。大多数病人都非常感激,偶尔有人会通过主动送礼物或在遗嘱中留下钱来表达这种感激之情。对医生来说,接受表示感谢的礼物可能是完全合理的,但接受一大笔钱就具有争议性了。”
为何医护人员会被称之为“白衣天使”?那是因为在世俗认知里,医护就是一个神圣而伟大的职业。这里的神圣和伟大不仅仅在于他们救死扶伤,也在于仁心医德。老话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虽说是道德绑架、近乎苛求,但可以看出古往今来世人对医者的期盼。因此,一直以来的观念,让大家难以接受医护人员与钱财挂钩,更何况是如今大笔的钱财甚至是病人的遗产。
另外,从社会影响来讲,这个行为就好比给医生送红包一样,一个人送了,就会影响其他人的想法,从而助长了“歪风邪气”。如若医生全数收了,影响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形象,还会搅乱整个行业的风气,引发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危机。
那么,碰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呢?
医疗保护联盟的医学法律顾问Kathryn Leask表示,可以问问你同事的意见,在同样的情况下他们会怎么做?还要向你的雇主和你的医疗辩护组织寻求建议——当地可能有关于接受礼物的政策需要遵守。如果你决定接受这笔钱,一个选择是可以用这笔钱来造福其他病人——比如购买医疗设备,或者改善候诊室或亲属室的舒适度。
总而言之,遇到病人赠予遗产这样的事,不要脑袋一热觉得是天上掉馅饼,还是应该冷静下来、谨慎处理。
03
另外,在这个事件中,独居老人看病难的问题也应该得到关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数量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9.8%。据全国老龄办预测,2033年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的1/4;2053年达到峰值4.87亿,占比超过总人口的1/3。面对庞大的空巢老人就医需求,如何让他们老有所依、病有所医成为了应对老龄化战略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台盟省委会主委吕少军建议: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加强社区医疗投入,打造身边15分钟的就医通道。除社区医院外,建议在大的楼盘成立医务室,方便老年人就医和上门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社区建立空巢老人动态健康档案,对部分疾病可以安装穿戴设备监控,随机问询探访,借助在线平台,老人通过简单的电话预约即可联系医疗保健专家,通过远程视频或远程通话让专家与患者直接交流,同时还可通过互联网传输的各项指标随时查看患者各项数据,帮助那些出门不便的老人及时就医。
据了解,当前一些医院与周边社区完成了共建协议,和社区携手助力,为独居老人提供更加周到、专业的医疗服务。另外,陪诊师这个新职业的兴起,也有助于缓解独居老人日益增大的就医需求。但是苦于如今医院—社区合作模式并不成熟且普及,以及社会化陪诊服务安全、责任问题尚待规范,因此,独居老人看病难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所以,希望以上这位孤寡老人的故事,可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从而让更多的孤寡老人老有所依,病有所医。
参考文献:
Rimmer A. My patient has left me money in their will. Can I accept?. BMJ. 2019;364:l66. Published 2019 Jan 15. doi:10.1136/bmj.l66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精彩回顾
➤ “害人性命,不配穿这身白大褂!”孕妇怒打医生后获赔3万,究竟发生了什么?|医院生存录
☟戳这里,更有料!